热点集合:
大约在五六年前,上海食客们发掘了一批深藏在弄堂里的好粽子,不少“弄堂粽”横空出道,名气从附近的街坊邻里扩开到了全市,甚至更远。
突如其来的走红,也让当时的一些“弄堂粽”措手不及,有的困于无证无照经营,有的因为销量猛增陷入无货可卖的局面……
端午前夕,记者对上海多家“弄堂粽”走访发现,思南路网红粽子店今年微信上见,古镇粽搭上了72体育直播的顺风车现包现卖,而也有“弄堂粽”在品牌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不断创新。
“云卖粽”
思南路网红粽微信上见
在许多年轻人眼里,思南路是上海很有腔调的一条网红街,而藏在网红街里弄堂粽,也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。然而,和周围颇具文艺气息的店铺相比,“杨阿姨特色粽”所在的27号属于一处老式民居,敲门无人应答。
18岁就在嘉兴老字号里做粽子的杨阿姨告诉记者,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,她回嘉兴了,思南路这边先不做了。
和从前闭店就等于停止经营不同,如今,杨阿姨的“主场”搬到了微信上。在她的“朋友圈”里,写着“买粽子联系我女儿,加她微信”。
熟客成了杨阿姨今年端午季主要的销售对象,即使如此,粽子依然非常畅销——端午前订粽子,需提前一星期。
过去曾住附近的刘女士,每年都要到杨阿姨这里买点粽子。不过这两年,她已经开始从线上订购。据她说,这里的大肉粽是“一绝”,一大块鲜猪肉,吃着让人特别满足;鲍鱼蛋黄肉粽很有特色,一只24元,味道“老嗲”。
“转场”到微信上,也让杨阿姨能够按需制作:“订单多就多做点,订单少就少做点”。谈起什么时候会回思南路,她表示:“那要看疫情什么时候彻底结束了。”
古镇粽搭上72体育直播顺风车
古镇粽,可以是说市区弄堂粽的“对标版本”,一直以来也受到当地居民和游客们的欢迎。而现在,一些古镇粽趁着互联网经济的东风,搞起了72体育直播。
比如上海巧珍粽子,就是一位来自枫泾土生土长的阿姨朱巧珍,她现在每天都在线72体育直播包粽子,主打“现包现卖”。72体育直播的内容主要是展示粽子现场的制作过程:从配料的选择到包粽子、加工粽子的全流程。“网友对现场手工制作比较感兴趣,配合讲解能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传统粽子的制作技艺。”朱巧珍的儿媳吴珊一边介绍一边拍摄着粽子阿姨的操作。
在每天的72体育直播中,观众可以看到朱阿姨包粽子的全过程,如果想买可以直接点击旁边的购买链接,快递送到家,突破了古镇地理的界限,实现“云卖粽”。
巧珍的儿子告诉记者,今年三月,粽子开始逐步进入销售旺季,现在每天72体育直播销售量平均1500到3000只左右,目前销量还在快速攀升,请了6位包粽子的阿姨都忙不过来。
品牌化
山东、黑龙江都有客户
在淮海中路老字号光明邨大酒家旁边的一条弄堂里,开着一家名叫“金太粽”的粽子店,销售的粽子品种达20多种。从春节到现在,“金太粽”没有关张过一天。
记者到的时候,窗口前正拥着一堆买家。一名老先生把蛋黄肉粽、牛肉粽各要了三只,手上还提着光明邨的熟食。“到光明邨买熟食,就顺便来一下,这个粽子好吃。”另一名白领模样的女孩要了10多只乌米豆沙粽,说是这里的特色,家里人喜欢。
此时,创始人吴阿姨正在店中,为一只只竹篮绑上“金太粽”的纸牌标签。这些天,有个厂子下单订购190份粽子礼包,要为员工发端午节福利,吴阿姨就在为此做准备。
不时有一些熟客走进店里要货,吴阿姨就抬起头来和他们协商交货的时间。一名穿着制服的女士对记者说:“我是附近单位的,过来帮同事们买,年年都来的。”
吴阿姨的手机不时响起,加她的微信不需要验证通过,扫码直接就能加“金太粽”为好友,手机联络着大量的新老客源。“主要是本地顾客,也有外地的,不仅是江南一带口味相似的顾客会买,远至山东、黑龙江等地区的顾客也有。”
办证后太仓开厂收徒
说起自己做粽子的契机,吴阿姨颇为感慨:2008年前后,她刚离开工厂,寻思着要找一份活计,就想起了母亲曾经教过她包粽子。“母亲包的粽子非常好吃,拿到市场上卖一定有销路。”于是,吴阿姨就开始在雁荡路的家里卖起了弄堂粽。
起初,“粽香还怕弄堂深”,顾客寥寥,吴阿姨就把搬了把椅子,坐在弄堂口“现场包粽子”。耳听为虚眼见为实,一时间,买粽子的人排起了长队。吴阿姨一边卖粽子,一边琢磨改进粽子配方前后长达一年的时间。
那段时候,吴阿姨的弄堂粽每天大排长龙,见过的人说“不输世博会的热闹”。
2014年,淮海中路上584弄1号的“金太粽”开张了,证照齐全,让食品安全更有底气。
源源不断而来的新老顾客,让吴阿姨有了扩大经营的想法,于是她在太仓开了一家小厂,又收了10来个徒弟,教他们包粽子的手艺。“不管是厂里做的,还是这边店里包的,都是手工做,一样的配方。”
和一些弄堂粽几十年如一日的“家庭作坊”不同,吴阿姨10多年来抓住机会,办证、建厂、进专柜……把自家的弄堂粽搞得有声有色,走起了品牌化路线。
全家福粽含十种食材
爱逛第一食品商店的朋友,可能在店中见到过“金太粽”的身影。
2018年端午季,记者就曾在第一食品商店门口看见过“吴太宗(原金太粽)”的专柜,当时,其中一款“香辣牛蛙粽”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吴太宗,是“金太粽”入驻第一食品商店后的升级品牌,从雁荡路的弄堂,走到第一食品商店的专柜,这其中既有第一食品商店对上海本地品牌的支持,还源于吴阿姨的坚持进步和粽子本身的品质保障。
像“牛蛙入粽”这么新潮的尝试,正是吴阿姨的手笔。“我特别爱创新,每年都要做一点新品出来。”
今年的重磅新品,是十全十美全家福粽:这个粽子中的“巨无霸”,将黑毛猪肉、鲍鱼、火腿、松茸、虾仁、板栗、蛋黄、金枪鱼鱼松、香肠、干贝十种优质食材全部纳入,是吴阿姨年后就开始筹划的新品。全家福粽搭配精心设计过的“龙舟”礼盒,在专柜里要卖88元,而在淮海中路的“金太粽”店中,不带礼盒的“裸粽”卖68元。
创新是一方面,守住传统是另一方面。“金太粽”的碱水粽,至今使用的是市面上已很少见的“毛竹壳”,而不以普通粽叶代替。因为吴阿姨觉得,“毛竹壳”最能发挥碱水粽的本色风味。
除了选料新鲜,配方经典之外,吴阿姨很重视粽子的紧实度与小火慢炖的时长。
她给记者演示包粽子的时候说:“粽子如果够紧实,扎线时顺着一个方向绕圈绑住就行。如果你看到一个粽子被线绳横着竖着五花大绑,那很可能打开粽叶后,里面是松散的。为了让粽子更入味,我每只粽子都小火慢炖6小时以上。”
大约在五六年前,上海食客们发掘了一批深藏在弄堂里的好粽子,不少“弄堂粽”横空出道,名气从附近的街坊邻里扩开到了全市,甚至更远。
突如其来的走红,也让当时的一些“弄堂粽”措手不及,有的困于无证无照经营,有的因为销量猛增陷入无货可卖的局面……
端午前夕,记者对上海多家“弄堂粽”走访发现,思南路网红粽子店今年微信上见,古镇粽搭上了72体育直播的顺风车现包现卖,而也有“弄堂粽”在品牌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不断创新。
“云卖粽”
思南路网红粽微信上见
在许多年轻人眼里,思南路是上海很有腔调的一条网红街,而藏在网红街里弄堂粽,也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。然而,和周围颇具文艺气息的店铺相比,“杨阿姨特色粽”所在的27号属于一处老式民居,敲门无人应答。
18岁就在嘉兴老字号里做粽子的杨阿姨告诉记者,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,她回嘉兴了,思南路这边先不做了。
和从前闭店就等于停止经营不同,如今,杨阿姨的“主场”搬到了微信上。在她的“朋友圈”里,写着“买粽子联系我女儿,加她微信”。
熟客成了杨阿姨今年端午季主要的销售对象,即使如此,粽子依然非常畅销——端午前订粽子,需提前一星期。
过去曾住附近的刘女士,每年都要到杨阿姨这里买点粽子。不过这两年,她已经开始从线上订购。据她说,这里的大肉粽是“一绝”,一大块鲜猪肉,吃着让人特别满足;鲍鱼蛋黄肉粽很有特色,一只24元,味道“老嗲”。
“转场”到微信上,也让杨阿姨能够按需制作:“订单多就多做点,订单少就少做点”。谈起什么时候会回思南路,她表示:“那要看疫情什么时候彻底结束了。”
古镇粽搭上72体育直播顺风车
古镇粽,可以是说市区弄堂粽的“对标版本”,一直以来也受到当地居民和游客们的欢迎。而现在,一些古镇粽趁着互联网经济的东风,搞起了72体育直播。